|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们亘古不变的谈论话题。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故乡之思,永远都是游子的至诚抒怀。在他们看来,家乡是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家乡是缕阳光,冷寂时可以寻得温暖;家乡是个港湾,孤单时可以停泊靠岸。让我们看看海外华裔学生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作品名称:《我的故乡——福州》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黄詠嫒 年龄:17岁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张光维 选送单位:砂拉越诗巫公教中学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这首《冶城》描绘了福州古城美如画的风景,令人对其中的福州无比神往。福州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这座有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城市,见证了往昔各朝各代的辉煌,也孕育了数不清的文人名士,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一踏上这座古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仿佛心头上的一个枷锁被悄悄解开,即使这份枷锁连我本人都不清楚它的存在,它却从我被告知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并非是故乡的那一刻,就已经悄然压在了我的心尖上。但看见这座古城热闹的景象,听着那一句句熟悉的福州话,心中的那个名为“思乡”的枷锁落地,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熟悉感,尽管不曾到过福州,过耳难忘的乡音、随时代传承的福州美食抚慰了我多年的思乡情。这种来自精神上的熟悉感,加上对于即将开始探索故土的兴奋和好奇,拉开了这场寻根之旅的序幕。 福州市最著名的景点无疑是“三坊七巷”。“三坊”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则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里坊街区,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称,良好地保存了众多历史建筑。我行走在其中,体验了传统工艺制作,如花灯,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各种习俗,也观看体验了福州传统闽剧。里头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以现代科技与古典艺术的完美结合,让我和身边的游客们身临其境地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和传承。看着衣锦坊里的流苏树花满树冠,如盖霜雪,手里提着美轮美奂的花灯,身边是热情似火的福州人以及兴致不减的旅客们,为这条古路添了几分浪漫和浓浓的烟火气。三坊七巷的每一个街道和巷子,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怀,它们共同连接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这条时光长廊,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留存了所有福州人的回忆与美好。 旧时老福州,文人诗酒会饮;而今新榕城,尝遍人间至味。除了古城市井的烟火气外,还有传承多年的美食。福州的名菜有佛跳墙、荔枝肉、红糟醉香鸡、八宝书包鱼、鸡茸鱼唇、琵琶虾、荷包鱼翅等。福州的传统特色小吃有鱼丸、芋泥、锅边糊等等。不仅如此,也有许多新时代美食如麦当劳、星巴克等毫不违和地出现在这里,自然地融入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成了这座古市特殊的风景。这里的人们丝毫不闭塞,热情地接纳了新时代的美食,与原有的传统美食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汇聚成了如今特有的福州味道。即使我热衷于了解这座古城的过去,也不吝于停下脚步,享受这些见证古今时代完美融合的美食。不得不感慨,在这片古建筑步行街上,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别称为“榕城”的福州,名副其实地种满了许多榕树。无处不在的榕树点缀了这座四季常青的城市,为它增添了绿意,带来了勃勃生机。在福州市有名的榕树不胜枚举,如树龄近千年的“榕树王”、裴仙宫内的“第一古榕”、马尾罗星塔公园的“独木成林榕”。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西门高峰桥河边的“人字榕”,哪怕曾亲眼目睹,也依然不敢相信这棵老树顽强的生命力。这棵榕树距今已有281年的树龄了,在它的生命中,曾经历了两次剧烈台风,历经坎坷。然而,即使从中断裂形成两半,即使南侧一端的榕树倒下了,主干却依旧顽强地屹立不倒。这棵“人字榕”充分地体现了“落地生根、生命如炬,众志成城、合力支撑,庇荫众生、厚泽载物,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榕树精神”。而所有生长于这片土地的人始终都在贯彻着这份精神,无论是在面对困难挫折还是失败坎坷。这片人杰地灵的福地,孕育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既出现了如无诸、林觉民等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也出现了陈景润、严复等享誉盛名的学者,他们或许都在贯彻这种精神,为祖国做出伟大的贡献,也让故土声名远扬。从吕祖谦的《登郡城》便可一观宋时福州学风之盛,甚至可以与当年的长安媲美。 这场旅程终是落下了帷幕,离开的时候已是凌晨时分,朝阳初升的美丽景象至今无法忘怀,阳光刺破了黑暗,如纱幔一般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城市,为这座古都添了一分神秘。虽然很开心尽兴,却也不舍离去,只能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希望会有再度回归故乡的一天,也希望所有离家的游子不要忘记回归曾经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为故土发光发热。 闽江之水天上回荡,三坊七巷地灵人杰。诗人陈衍曾留下名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被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这里,坊巷纵横,深院大宅,鳞次栉比,曲径通幽,繁华里透着古雅。让我一起来欣赏一下海外华裔学子笔下的三坊七巷吧! 作品名称:《福州老街——三坊七巷》 作品类别:绘画 作者:李恩葺 年龄:13岁(女)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胡玉倪 选送单位:砂拉越诗巫黄乃裳中学 创作思路:福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而远近驰名的三坊七巷就坐落在福州古城的中心。三坊七巷,即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街所组成,分别是光禄坊、衣锦坊、文儒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誉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三坊七巷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韵味,还有许多著名人物曾居住在此地。 作品名称:《三坊七巷》 作品类别:绘画 作者:包承柔 年龄:17岁(女)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刘力凤 选送单位:东华中学 创作思路:在我的印象里,走进三坊七巷,走进历史,走进福州……寻找飘香的美食,寻找文化遗产,寻找心中的故乡,总会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幽静的三坊七巷,不言不语,却依旧拥有它的魅力。这里景色十分美丽,是言语也不能表达出来的。这些记忆都已经永驻在我的心中,永远忘不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要透过历史烟尘,远望闽都历史,登上福州镇海楼,可以获得一个绝佳视角。让我们看看海外华裔学生拍摄的关于福州镇海楼的作品吧! 作品名称:《福州屏山镇海楼》 作品类别:摄影 作者:田形东雨 年龄:11岁 所在国/地区:日本 指导老师:郭高明 送选单位:福清市实验小学 作品名称:《镇海楼》 作品类别:摄影 姓名:LIUANNA 年龄:14 国别(地区):美国 创作缘由:夜晚的镇海楼与白天的不同,别有一番风味。在一片夜色中,极为显著。楼梯边的灯齐齐亮起,辉映着鲜艳的红漆,在漆黑一片的夜色中不失恢弘的气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