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美食当前的我》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李嘉豪 年龄:13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张雅芳 选送单位:砂拉越古晋中学(国民型) 美食当前的我 我爸是正宗的广东人。我妈呢,是客家人。而我自然是广东人啦!基本上,我的祖籍和“福州”完全扯不上关系。但是我却与福州美食有着深情的眷恋。 每当我家人生日时, 妈妈必定大显身手,煮出一道“福州美食”为寿星庆生。这道美食也是我的最爱,每一回吃,心里都是满满的幸福味道。想知道那是什么美食吗?当然那就是人尽皆知的“福州鸡汤面线”。对我而言,这道佳肴是源自于我的奶奶。我的奶奶住在民丹莪(Bintangor)的某个村子里。那里的居民大多数都是福州人。因此,我的奶奶在耳濡目染之下,会说福州话,跟上了福州人的生活习俗,也爱上了福州美食。每当我们回乡探望奶奶时,或者过年过节时,奶奶必定会准备这道“福州鸡汤面线”来迎接我们的到来。她煮的鸡汤面线,可是愈吃愈棒啊!久而久之,妈妈也被这道鸡汤面线吸引了。然后向奶奶偷师。 “福州鸡汤面线”这道菜肴呢,又被称为“长面”和“寿面”。这道美食还有其他的别称,例如“诞面”,“喜面”等等。每年大年初一,我们都会吃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线。奶奶说吃了面线意味着获得祝福,可以健康长寿。对我而言,奶奶的鸡汤面线最大的特色是她的汤底。鸡是奶奶亲自喂养的,所以才能熬出令人回味的鸡汤。这样的爱心鸡汤配上新鲜的手工面线乃绝配啊!绝对称得上美味。 我和家人与福州鸡汤面线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小时候,我大概五岁吧!我认为开生日派对时最不能缺少的当然是蛋糕啦!但是,我真的是太天真了。那时生活拮据,家里哪儿有钱买蛋糕?记得,五岁生日时,妈妈突然以福州鸡汤面线代替了我心中最重要的“配角”。那是我第一次拥有记忆的生日。目睹那碗鸡汤面线,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在我眼里,它就像滑溜溜的鼻涕,超级地恶心!正当妈妈准备喂我吃时,我立刻遮挡住我的小嘴巴,不让妈妈将面线塞进我的嘴里。妈妈看到了这一情况,便尝试哄我。她说:“乖,开嘴巴,我敢保证你吃了一口后一定会喜欢上这食物哦!” 妈妈温柔的声音,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而且,大人们还在我面前吃得津津有味。我心想:既然我的家人那么喜欢,身为一个“小吃货”的我,怎能在这道食物面前“投降”呢?于是,我决定勇敢地去尝试这道美食。果不其然,当我吞下那一汤匙的面线时,没有抗拒却意外觉得好吃!我便狼吞虎咽地把碗里的面线吃个精光,一条面线都不放过,还用嘴巴舔碗。这就是我第一次接触鸡汤面线的记忆。接下来的重大节日里,我都与“福州鸡汤面线”脱不了干系了。 另外一道令我垂涎三尺的福州美食就是“佛跳墙”!“佛跳墙”又称福寿全,主料为鸡、鸭和豬,而原料大约有十种。 从小,每当我一听见有长辈们说“佛跳墙”这三个字,我就会认为信仰佛教的人都有越过墙壁的特异功能。在我八岁那年,我才知道,原来它是一种福州著名的菜肴。犹记得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无意间听到妈妈与二姨之间的通话。 “今晚要吃什么?” “当然是佛跳墙啊,爸爸最喜欢吃了。” 妈妈和二姨的对话都跟美食有关。 当时,我很好奇佛跳墙是什么。在她们的通话结束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地问妈妈。原来它也是一道福州美味。 “若你闻到它的香味,一定会让你垂延欲滴呢!” 妈妈的一句话,使我更期待试吃了。 左盼右盼的家庭聚会终于来临了!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餐厅。一进门,就能闻到那些让我肚皮跳动阵阵香味。此时此刻,大姨、二姨、外公、外婆舅舅都来了。我知道今晚有佛跳墙这道美食。我的心一直默默地想:到底佛跳墙会是怎样的?虽然等待菜肴上桌的时间有点儿长,但我还是很耐心地等待“佛跳墙”跳上桌。大概等了20分钟,我终于闻到了香喷喷的味道。原来是第一道菜肴上桌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盘菜肴,好特别地摆设,像盆菜,好丰富。盆内放了“八大珍宝”,即鲍鱼、海参、花胶、鱼翅、香菇、菜园鸡、枸杞和淮山,合计8种珍贵食材。我的眼睛快掉出来了。这岂是平民吃百姓吃得起的“奢侈品”? “这就是佛跳墙!”妈妈介绍说。 这时候,我的眼睛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它竟然比我预想中的更有香味!我的肚子已经开始咕噜咕噜叫,迫不急待地想尝一尝这美食地滋味。我的天啊,当我拿起汤匙吃了一口,它是有多么地有口感!我真希望每一天都能吃到像佛跳墙这样的美味。不是舅舅请客,我可能一辈子都吃不到佛跳墙呢! 我们在乡间逗留了三天两夜。是时候回家了。我还没离开却已经想要再次品尝那里的福州食物了。那一趟回乡,使我感受到自己是多么地幸福,多么地幸运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福州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