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乡》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陈善瑜 年龄:16岁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李昔沄 选送单位:砂拉越美里中华国民型中学 乡 空中渐渐露出了鱼肚白,晶莹剔透的露珠停留在翠绿的嫩叶上,还在朦胧睡梦中的我依稀可以听见邻居家解开上了锁的篱笆的清脆声响,清晨已悄然来临······ “妹,今天你要和我们一起去集市吗?今天带你去吃那家广东人煮的福州面线,要去的话就快点去刷牙,换衣了,你迟了,我们就不管你,自己去吃早餐了哦。”简单的答应一声后我便从温暖的被窝中抽出,梳洗一番后便走到屋外,打算吹吹凉风,借由再次醒醒脑。 透过栅栏的缝隙我看见左右邻里也都醒了,有的在左右扭着腰,做着早操,有的倚在那不算高的栅栏上互相打着招呼,热乎如茶地聊着接下来一整天的安排,当然不外乎就是那几句:又要当孩子一整天的载送司机,载他们去各个补习中心,又要烦恼今天午餐,晚餐吃些什么的家常话,还有孩子们天真而又可爱的烦恼,烦恼傍晚要和小伙伴们玩些什么新奇小游戏的轻松话题,熟悉而又温暖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好似在那一瞬间吹来的凉风也不再刺骨,而是暖暖的,甜甜的。 思绪一转,我早已坐在妈妈叠好的双层塑料椅子上,小短腿还未能够得着地板,只能在空中努力地扑腾着。“诶,你们不是上个星期才来过,今天又来吃啊?”盘着浓厚头发的老板娘和妈妈点着单的同时,冷不丁地冒出了这么一句,妈妈笑着拿我打趣道,说是我这个小馋猫平日里都在心心念念着老板娘煮的福州面线,这不就带着我来了吗。老板娘听到后咧到太阳穴的嘴角就没有下来过,捏了捏我有着婴儿肥的脸颊后,答应看在我这么喜欢吃的分上待会儿多加把鸡腿给我,还说这可是别人没有的绝佳待遇。 “叮,叮,叮”大老远的我们就看见了卖鸡蛋糕和光饼的阿婆正驮着有些掉漆的自行车向我们走来。人还没到,响亮的声音便先到了,阿婆用着那万年如一日的吆喝手法问着餐馆来吃早餐的人要不要买些新鲜出炉的早点先垫一垫肚子。一眨眼的功夫,阿婆就来到了我们桌前,一边翻着手柄上装满糕点的透明袋子,一边向我们介绍着今日份特色。看着袋中那夹满诱人肉碎的芝麻光饼,那和小草一样嫩绿的蓬松鸡蛋糕时,我摇了摇妈妈的手。阿婆则乘胜追击,向妈妈保证到要是糕点不新鲜的话绝不收一分钱,吃了定会让我们拍手叫好,下次还想吃。耳根子软的妈妈三两句后就掏出一张鲜艳红色的纸币给了阿婆。 我将自己的双手紧紧贴在桌上,虽然心里很想马上就拿一片光饼来尝尝鲜,但是妈妈告诉过我在别人的店里用餐时还是要有基本的礼仪的,不在别人的店里吃着外面买来的食物就是对那里的人最好的尊重。看到这,老板娘称赞了我是个有教养的孩子,但是她也告诉我在她那里没有那么多所谓的规矩,约束,她说在她店里,我们可以怎么舒服怎么来,不需要太在意外界的眼光。我跳下椅子,将那袋光饼伸到她面前,用着还不怎么完整的语句示意她也吃吃看那个阿婆卖的光饼,她摸了摸我的头后拿起一片光饼吃了起来。我也开心地吃起了光饼。后来,我心心念念的福州面线终于上桌了,不知怎么的,我只感觉那天的面线格外地好吃,一口鸡汤下去,只觉一股暖流回荡在身体的每一寸,每一处,我想那是因为老板娘浓厚的人情味才使得平凡的鸡汤有了不一样的感情吧。 夕阳逐渐落下了地平线,成群的燕子奋力地挥舞着翅膀,飞向了还在窝里等待着他们归来的小燕子。邻居也都纷纷搬出了自己钉钉补补的小木凳,围在屋前一起乘凉,聊着饭后人生。此时的大家早已卸下肩上的重任,为劳碌的一天花上了个完美句点,不再是谁谁谁家的员工,不再是那个在外需要扛起一切,天不怕,地不怕的父亲,不再是那个在内需要打理家里一切琐事,无所不能的母亲,此刻的他们就只是他们,大家也都可以互相敞开心扉来,互吐苦水,互相安慰,鼓励,从中得到慰藉。 “妹,吃福州面线咯。”看着眼前的冒着热气的面线,我不客气地吃了一碗又一碗,我想这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