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记忆中的福州》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许振远 年龄: 16岁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黄香兰 选送单位:砂拉越诗巫公教中学 记忆中的福州 福州,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相信大多数在国外出生的福州人们都像我一样想一睹故乡的芳容。 我虽出生在马来西亚的砂拉越诗巫,体内却流淌着福州人的血统。诗巫是我国福州人最多的地方,这里记载着许许多多第一代到此的福州人的丰功伟业。诗巫能有今天这般面貌,绝离不开黄乃裳先生的功劳。1900年,黄乃裳先生为了解决福州农工的生计问题,号召了第一批福州人来到诗巫开垦发展。先祖们披荆斩棘的精神,才造就了如今的诗巫,我们才能安居乐业。 诗巫最多的华人美食,就是福州美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干盘面和云吞了。在诗巫的任何茶室里一定能见到制作干盘面的摊位,所以在诗巫出生的福州人若没吃过一碗干盘面就称不上是真正的福州人。在我尚且年幼时,我有一位疼爱我的舅公。他每次前来外婆家都会打包干盘面给我,也就是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这道福州美食。对于我来说,福州美食不仅仅只是让我们有口福,更是联络了福州人之间的情感。例如,诗巫的福州人经常聚在茶室里吃早餐,其实就是约朋友聊天,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每次经过茶室时,都能听到一口纯正且亲切的福州话。 真正令我动容的是福州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早期的福州人大多都是靠船运来到诗巫,很难想象他们需要在船上度过好几个月是什么情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安全到达目的地。小时候,我的外公经常和我提起关于外祖父早期刚来到诗巫时是多么的艰苦。福州人早期大多从事些粗活,例如在工厂上班和到橡胶园里割树胶。我的外祖父在每天清晨五时许,就已经在橡胶园里挥洒汗水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谚语套用在他身上是最适合不过了。虽然自己很清贫,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外祖父还是努力供我外公上学。到了我母亲这一代,由于家里共有七位兄弟姐妹,外公为了每人都有能力受到教育,于是去了文莱工作。外公的不辞劳苦,最终也成功换取了孩子们上学的机会。不过,家里已经负担不起儿女们额外的补习费用,所以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在学习道路上总是相互扶持。这也促使了他们之间的感情要好,所以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下。 此外,福州人善良的品格也是诗巫如今这般欣欣相容景象的主要原因。我的外公为人憨厚老实,也间接使他孩子们很受人待见。外公年轻时,就经常帮助身处困境的亲戚和小贩们。有一次,外公不忍看见一名妇女长时间在烈日下贩卖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就把那名妇女的蔬菜全买了下来。这名妇女心怀感恩,后来外公去世后,眼见母亲一家经济受到打击,就时常把自己种的蔬菜免费送给外婆。时至今日,母亲依然效仿外公帮助他人,把善意继续传达下去。 福州人是我见过最团结,善良和勤勉的族群。大家一起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属于下一代的美好未来。我为自己是福州人而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