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作品展示 > 征文作品 > 正文
马来西亚黄琪恩参赛作品《脑海里的福州》
2021-11-04 17:50:53  黄琪恩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文青

作品名称:《脑海里的福州》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黄琪恩

年龄:16岁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黄香兰

选送单位:砂拉越诗巫公教中学

脑海里的福州

在我的脑海中福州对于我是一个童年的象征。自我记事以来,我就好喜欢追着外公外婆去了解有关福州的历史。听着外公外婆述说那久远的年代,即便没亲眼见过,脑海里也浮现了许多的画面。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老一辈的人为了养家糊口,迫不得已离乡背井来到当时还是一个小垦区的诗巫谋求生计。上中学时,喜欢中国历史的我也对福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诗巫人,这座福州人口居多的城市,可是有“小福州”或“新福州”的称号。随处可“听”的福州话,也让人倍感亲切。最早的福州人可以追溯到黄乃裳先贤他们那一批。自1901年,黄乃裳先贤就带领了七十二位福州人到诗巫开垦土地。在往后的日子里,福州人便在这片土壤落地生根建立家园。正是因为有先辈们的汗水和努力,才会有我们今天的诗巫,让我们这些后辈能有个安居乐业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福州人,在这个小城市里传承着家乡的传统文化和美食,使诗巫也充满了福州味。

方言是文化的基础,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并传承的。在我家,长辈们沟通都是说福州话,然而我却只是个会听不会讲的人,每次心血来潮地说几句福州话,都能弄出许多让人哄堂大笑的错误。有时听到家人的更正,也莫名觉得好笑,特别是我那“福州话守护者”的外公。每当我说错的时候,他总皱着眉头,但却很耐心的纠正我。课堂上老师也喜欢用福州话开玩笑,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有趣了许多。福州话是多么奇妙且富有魅力的方言啊!在诗巫,它可以让互不认识的华人相谈甚欢,也可以让人们进行更友好的沟通。我父母也很常告诉我,身为福州人不会说福州话真的很不应该,至今我还在努力学习,遇到听不懂的就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向他们请教,他们也很乐意教我,“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总有一天可以更加流利地使用这门方言。

说到福州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福州美食了。福州鱼丸、锅边糊、光饼等等都是我们福州人的美食。福州鱼丸是以鱼肉作为外皮,以猪瘦肉或虾等作为内馅的带馅丸子,色泽洁白晶亮,质嫩滑润,弹性十足,咬下去的一瞬间,鲜美的鱼肉和猪肉味在嘴里爆开来,加上温热的汤汁,看似平凡,但又极具特色,充满所谓的“福州味”。

小时候时常和外婆到公园跑步,跑完她都会带我到附近一间老字号买光饼,时间长了连老板都记得我们这对祖孙俩。一到店面老板都会问“和平常一样吗?”而我每次则笑嘻嘻的回应老板。然而某天那间老字号突然关了,看着空荡荡的店面心里难免有些可惜。

我脑海中的福州是童年编织的,虽无法亲身体会福州当地的风土人情,但福州的文化和思想让人为之动容。也让人珍惜和感恩,或许这就是福州带来的魅力。因为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才有这么团结的福州;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传承,才有这么完美的福州。文化的强大需要我们福州人共同传承。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福州人那种刻苦耐劳和坚毅的精神是我们当代福州人更需要去学习的地方,好让我们未来每一步走的更加踏实稳重,我们的祖辈不就是这样一步一脚印的走过来了吗?福州对我们的意义,是用笔都难以描绘的情感,然而它却始终在我们福州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