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福州人难以割舍的“爱”——制作福州白粿初体验》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林光钏 年龄: 12岁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江靖静选送单位:砂拉越诗巫圣心华小 福州人难以割舍的“爱”——制作福州白粿初体验 新冠肺炎疫情从2020年3月突如其来,停课之后复课又停课,心情随着疫情起起落落,没想到迈入2021年就在开学之前,诗巫的确诊数高涨,我们又被迫要上网课了。 原本这时,正是在国外深造的哥哥姐姐放寒假回来过年的时候,收礼物的期待却落空。再想到新年却遇“行管令”,亲友都不能互相拜年,对于新年期待的心情也没了。对于过年的准备,爸爸妈妈似乎没有受到行管令影响,如常大扫除、制作年饼等。哥哥及姐姐因疫情被迫留在国外,家里就少了帮手。所以上网课之余,我要作爸爸妈妈的助手。在除夕前夕,妈妈要制作福州白粿,而且她说要让我学着。 炒白粿是福州人难以割舍的“爱”,也是我们家过年过节必有的一道菜肴。据爸爸说,爷爷奶奶都是从中国福建省闽清县南来的,所以家居饮食都是古早味。从小,我与奶奶一起生活,每逢过年过节前夕一定会由她自制白粿,多年下来,我的四个伯母、三个姑姑及我妈妈都也学上手了。这回在疫情下,妈妈要我初体验——教我制作白粿。 首先,妈妈协助我备好材料。妈妈说这份材料谱是属于我们林家常年制作心得而调整出来的比例:粘米粉1包( 500克)加3汤匙,木薯粉300克,食油3大匙,开水4杯(250ml装)。妈妈要我先把粘米粉及木薯粉倒入盆内混合,她帮我淋入开水搅拌,加入食油,而我套上手套,抹上适量的食油去搓揉,接着分出好几段,每一段再截下大小一样的份量,把它搓圆后按入模具压出形状。就在这时候,我发现白粿泥陷模具倒不出来,哎呀,原来妈妈忘了叫我在模具上刷一层油,这时只好赶紧用汤匙把粘在模具上的白粿泥挖出,重新搓圆。压出来的白粿,一 一排入一个已刷油的蒸盘。妈妈待蒸锅内的水煮滚,把蒸盘移入去蒸,蒸约15分钟即可。 当初一听妈妈说让我来制作,我很抗拒,因为觉得步骤多、制作过程不易,可是看着白澄澄油亮有型的白粿摆在我面前时,我觉得很有成就感。爸爸更为我制作白粿初体验拍照及分享给哥哥姐姐。他甚至端详着那个木制的白粿模具对我说,这模具还是多年前住在中国福州的叔公来探亲时带来的,意义非凡呀! 除夕,我们与哥哥姐姐视频“团圆”吃年夜饭,桌上就有这道切片与肉丝、虾仁、香菇、蒜苗等一起炒的白粿。我感恩爸爸妈妈给予我的肯定,也获得哥哥姐姐的赞美,这是一项难能可贵的初体验,让一直关在家里不快乐的我,总算有欣喜感了。对我们林家而言,不是惯常吃一吃炒白粿罢了,而是白粿真的是身为福州人的我们难以割舍的一份“爱”;对于我们全家人而言,更是象征敬重、怀想爷爷奶奶及传承的意义呀! 来自中国福建省闽清县茶口村的木制白粿模具 制作过程
制成且已蒸熟的白粿 我欣喜地与完成的14片白粿 合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