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福州——我的故乡》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陈奕宏 年龄:11岁 所在国/地区: 阿根廷 指导老师:邱育平 选送单位:福清市百合小学 福州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榕城”,你们知道在哪吗?没错,就是福建的省会城市福州。 三年级时,我和妈妈来到了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起源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鼎盛的三坊七巷。 到达目的地就看到了牌坊上的“南后街”三个大字。还有标志性的大树。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留着这棵榕树呢!”这不是与旁边的建筑格格不入吗?妈妈意味深长地说:“榕树啊,是福州的市树,它枝叶繁茂,高大挺拔,同时也是象征着我们福州人敢拼敢闯、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又问道那三坊七巷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妈妈说:”因为三坊是由三个坊和七个巷,以及一条中轴街组成,所以因此得名”。 我们悠然地走在青色的石板路上,路两旁是满目琳琅的商店,有刻书坊啊、旧书摊啊、花灯店等等。还有充满韵味的美食小店。我觉得踏在青色的石板,感觉就像穿越到古代一样。 三个坊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属文儒坊,因为这里居住过许多“闽都名人”,妈妈说因地灵而人杰,其中冰心故居,也是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走进去就是一个长廊,长廊旁边种着翠竹,大厅两旁就是厢房。 每个小巷入口都有介绍其名字的由来,其中一进去安民巷就能看到两边高楼墙上的木质小楼,历经百年风雨仍然保存相当完整,黄巷里有个小黄楼,塔巷有个小宝塔,郎官巷是因为刘涛世代子孙都做郎官所以得名,宫巷里顾名思义因为住着都是大户人家。 我想古建筑不仅仅是一代又一代乡愁的延续,也是我们后代对往事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敬畏。 历史街差不多逛完后,妈妈说“民以食为天”,可不能错过福州鱼丸美食。 三坊七巷不仅仅是历史街,也是一条美食街,其中福州鱼丸是首当其选。一粒粒洁白玲珑晶亮,外皮富有弹性的“球儿”,轻轻咬上一口,里面的汁缓缓流到唇齿间,味道鲜美,别有一番海鲜风味。还有就是肉燕,晶莹剔透的外皮薄得像张纸。再来就是福州美食的另一张美食名片——佛跳墙。妈妈说,去福州不吃佛跳墙,就像去北京不吃烤鸭。 我们的三坊七港之旅就告一段落了,望着这片热土,我想起妈妈的话,如果建筑是固体文化,那一栋栋古厝就是一个个跳跃的言符。 走的时候,妈妈说福州作为海峡西岸大都市发展的核心圈,近几年来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我们不该忘记文化底蕴,应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传统建筑。 这就是我的故乡,一座集美食与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