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云端之旅——探访福州三坊七巷》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施雅祺 年龄:13岁 所在国/地区:菲律宾 指导老师:施白瑩 送选单位: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 《云端之旅——探访福州三坊七巷》 每部连续剧都会以特别的剧情独领风骚,每座城市也会有某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彰显出城市的特点。福州,也称“榕城”,是一座依山傍水的有福之州,亦是我做梦都想去旅游的地方。听说,那里有皮 Q 肉弹、馅香汤美的永和鱼丸,有典雅精致、 图案多样的油纸伞,更令人心动的是那儿还有一片古香古色、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它保存了众多历史建筑,有“一座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一说。习近平总书记到那儿还曾说过:“七溜八溜,不离虎纠。”带着几分好奇心,我在电脑上搜索着这座“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为自己开启了一趟别具一格的云端穿越之旅。当我的手轻轻地触摸着屏幕里南后街上错落有致的石板路时,我忍不住在心中盼着:何时疫情能消弥,我才能踏上这石板路呢?突然,手上传来一阵酥麻,脑后一阵眩晕,我的眼前一片漆黑。再睁开眼时,我竟然已身处三坊七巷的南后街!我惊恐不安地瞧向四周,街上稀稀疏疏地走过些穿着古装剧里衣服的人。我刚一抬脚想上去找一个人来问问,谁知却差点被绊倒。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身上也是一袭精美的襦裙,长长的裙摆摇曳及地,与擦肩而过的人相差无几。“我这是穿越了吗?管它的,即来之则安之吧!”我心里想着,克制住自己想轻舞一曲《芒种》的心,学着电视剧里古代的大家闺秀那样,轻提裙摆、慢踏小步,开始游览起来。只见,附近都是郁郁葱葱的榕树,长长的树须随风轻摇,仿若一位位有着长长胡须的慈祥老爷爷。我提步走进南后街,两边屋檐下都挂着红彤彤的灯笼。据说,南后街的东边有三座坊,西边七条巷,这便是三坊七巷的名称由来吧。我望着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真想斜倚在墙边来组自拍。忽然,耳边传来一阵悠远细细的丝竹声,我寻声步入一个写着“衣锦坊”的小巷里,经过几个曲折进出,走到了一座戏台前。戏台下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戏台上有一位头戴繁重凤冠、身穿精美戏服、浓妆艳抹的女子,正幽怨地唱着听不懂的戏曲。只见戏台下,池塘里水中倒影,随戏台上的人儿亦步亦趋,颇有一番风味。戏台对面的阁楼上,坐着几位身着华服的看客,他们也随着曲调轻拍手中折扇,偶尔捧起盖杯,轻品香茶。一股茉莉花茶的清香随风钻入我鼻中,此时“音清、水清、风清”,让我不得不赞叹古人建此水榭戏台的智慧。一曲听罢,我转身继续游览,走到了光禄坊中。忽见光禄吟台西荔枝树下,一位面目庄严的老者正要放飞一只白鹤。这不正是在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吗?那炯炯有神的双眼让人感到一股不怒自威、刚正不阿的正气,难怪面对西方列强的鸦片侵略时,他能慧眼识破、不畏强权,坚持销毁所有的鸦片。真是一位可歌可敬的民族英雄 游览完东面,我漫步走向西面七巷。杨桥巷是林觉民烈士的故居,后来亦是冰心奶奶的故居,而郎官巷除了住过“子孙数世皆为郎客”的宋刘涛,还住过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先生。塔巷则出过明代孝子高惟一,“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他的诗句仍传颂至今。而黄巷住过连黄巢军都要“灭烛而过,不敢打挠”的黄璞,更住过历代多位儒林学士。安民巷内人家则多为社会贤达,宫巷里则豪门云集,古代豪门的居家建筑至今依然令人叹为观止,吉庇巷更出过宋代状元郑性。由宋明至近代,由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志士数不胜数,他们在重要的历史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正当我赞叹不已时,忽然眼前一闪,恍神中我已安然坐在电脑前,原来电脑没电自动关机了。云端穿越,有幸游览了三坊七巷,令我置身于偌大地历史街区中,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中国近代史课。老师曾教过我们要“知古而鉴今”,在这片建筑群前,我仿若看到了土炮与洋枪对抗的战争画面,看到了一个个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他们为国为家抛头颅、洒热血,拼尽勇气和性命换来安稳的和平生活。 福州,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令我深深地为之着迷。待疫情退散,我定要和妈妈一起到那儿去,去看看三坊七巷是否真如我早在云端梦中的所见一般。 自画作:《梦中水榭戏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