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作品展示 > 征文作品 > 正文
马来西亚彭翊庭参赛作品《于我而言的福州》
2021-09-07 08:36:39  彭翊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文青

作品名称:《于我而言的福州》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彭翊庭

年龄:18岁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林玉琴师

送选单位:吉隆坡循人中学华语口才培训队

《于我而言的福州》

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祖籍,自己的先贤长辈是来自中国的哪一个省、哪个县,说着那种方言。那在马来西亚华人祖籍中,大家都熟悉的莫非是潮州、客家、福建、广东、海南等等。然而,就有那么一个在马来西亚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祖籍却经常被人们遗忘,而这门方言及文化,也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它就是福州,一个就连名称都充满好意头的祖籍。福州福州,字面上有着幸福之州的意思,而我也相信,所有福州人都将带着这个祝福,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说到福州,许多人可能曾经将他和福建混乱,而在这里我也必须先向所有福州人道个歉,因为我就曾经认为福州和福建是中国的同一个省,也以为福建话和福州话是一样的。但就因为这个比赛让我了解了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城市,它的文化和语言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特别和需要被保护和传承。所以今天,我就想借这个机会,让所有华人一同传承福州这个特别的文化和方言,不能让福州的先贤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就这样白费了。

其实,我对福州的第一印象是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我相信大部分和我年龄相仿的人都是在历史课本上与福州这两个字第一次相见。说到马来西亚的福州人, 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黄乃裳吧。当年,詹姆士·布洛克正式成为砂拉越的白人拉惹时,为了推行港主制度,邀请了大量的华人来到砂拉越种植胡椒和甘蜜。当时身为福州人领袖的黄乃裳便带着大批福州人踏上了砂拉越这片土地开始种植农作物。 黄乃裳可说是马来西亚福州人之父,如果没有他,今天的马来西亚或许就不会有福州人的踪迹了。这便是我与福州的第一次会面。

而福州留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却是在饭桌上了。没错,就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福州鱼丸。由于我爸本身特别爱吃福州鱼丸,所以他也经常带我去吃福州鱼丸,但是我一直以来都不知道这充满惊喜的鱼丸就是那大名鼎鼎的“福州鱼丸”!直到开始找资料时,我才想起,原来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鱼丸,就是来自福州这个美丽的城市的。我对福州鱼丸的爱,可说是一见钟情!福州鱼丸里鲜美的肉汤和馅料,就像为鱼丸画龙点睛,使鱼丸吃起来更鲜甜、更有嚼劲,为单调的鱼丸增添了新的色彩的味道。这就是我印象中的福州,虽少,但真实。

其实我并不是福州人,我是一半的潮州人,一半的客家人,听着广东话长大,但是没关系,不管我们是什么祖籍,我们都是华人。因此,我们都有义务保护和传承福州的文化和语言,不能让我们福州先贤的辛劳就这样成为历史。所以,在维护福州文化这条路上,我愿意出一份力,也希望所有人,尤其青少年们,会继续传承福州文化之美和福州话这门独特地方言。记得,每一个方言和地方文化都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保护它、传承它,才能得以流传的。我不希望一百年后的今天,福州的文化和方言仅能在博物馆看见,而我们的后辈们,没办法亲身体会福州文化的精髓。最后,我带着我小小的心愿,希望马来西亚的的所有华人,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福州的子民们,能够一同将福州的文化和福州话这门方言继续传承给我们的子子孙孙,并且让所有福州人一同高喊,我是福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