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家乡的味道》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刘欣渝 年龄:17岁(女)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许桂彬 选送单位:砂拉越诗巫黄乃裳中学 《家乡的味道》 “爸爸,你今天烧什么菜啊?”小女孩在炉灶旁笑咪咪地探出头来,炯炯有神地盯着面前一身白衣的父亲,好奇地问。 哇,爸爸又要做好吃的了。今天有口福了!女孩心里暗喜。 “今天给小宝贝做个锅边,喜欢吗?” “喜欢!” 我忆起幼时与父亲的对话,心中满是怀念与遗憾:怀念的是与家人亲密无间的相处以及家乡让人思念至深的味道,遗憾的是几年未曾再次回味家乡特色的时光。 几年前,在父亲工作的影响下,我跟随家人迁移到了马来西亚生活,我也在这里求学了许久。在这里,我接触到了很多新鲜事物,认识了很多人,也体验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可否认的,在马来西亚,我生活得很好。我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经历,也体验了不同于常人的人生。但我还是怀念那个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想念那边的事,不舍那边的人。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我已将近两年无法回到自己熟悉的乡土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父亲也忙于各自的学业与事业,鲜少有机会促膝长谈。父亲变得越来越忙,压力也越来越大。我无法为他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也只能要求自己不再给父亲添麻烦。也因此,即使清楚父亲在家乡菜的造诣高超,我也从不主动央求父亲为我准备家乡菜了。 说起来,父亲也算是个福州菜高手呢。我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热爱烹饪的他。福州菜是闽菜系的代表,素有“福州菜飘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其中,福州菜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也重视汤的烹制,有“一汤十变”之说。更因福州菜喜用佐料,口味多变,父亲从不重样地为我们准备家乡菜。我们也不担心会吃腻,毕竟福州菜味道清淡、鲜香,对偏爱酸甜口味的我来说,它更像长在了我的味蕾上,让我爱不释“口”。 福州菜中有许多著名小吃,例如捞化、荔枝肉、佛跳墙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当属锅边,也就是鼎边糊。刚出锅的锅边质地浓郁滑润,汤清不糊,吃下去更是细腻爽滑,清香可口。它的配料也极其丰富,入口爽滑,既不会让人觉得过腻,反而让人回味无穷。 我曾经尝试过马来西亚的鼎边糊,与福州的锅边不同,马来西亚的鼎边糊有着不一样的美味,可能是在佐料与做法上存在着些许差异吧。当然,每个人的喜爱标准都不同,对鼎边糊的追求也因人而异。对我来说,在乡情的滤镜加持下,福州的锅边依然成为了我人生中最爱吃的那道美食,也是我脑海中美食界不可取代的“乌托邦”。 忆毕,我的思绪迅速回笼,嘴角却控制不住地往下跨,满脸是失落与无奈的神情,只因为正是我生日的今天,我无法回到家乡,满足我一年当中最大的愿望—-与家人在家乡吃上一顿正宗的家乡菜,重新体验一把纯正的家乡情怀。犹记得小时候,我曾无数次幻想过我的生日场景:可能是在家里举办一场生日派对,可能是外出与家人热热闹闹地聚一餐,又可能是父母带着我回家乡走一遭。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所有的计划。我只能安安静静地在家里等待着17岁的到来,再欢送着16岁的离去。 5,4,3,2,1.祝自己生日快乐。我心里默默想到。 忽然,身后的房门打开了,突兀的光线照射进来。我强迫自己适应了一会儿,开始尝试看清光线的源头。 “小宝贝,生日快乐!” 是父亲的声音。我有些惊讶,毕竟繁忙如他应该早就睡去,为第二天的工作养精蓄锐,怎么会熬夜到现在? 不对,好像还有一阵熟悉的香气。“爸爸,这是?” 原来,父亲一直记得我的生日,他也一直知道我非常想要过上一个富有家乡味道的生日,甚至他意识到了自己竟疏于对孩子的关心。他记得我最喜欢吃他亲手做的锅边。所以,他托人找齐了所有的福州锅边食材与佐料,做成了这么一碗正宗的福州锅边,同时也准备了一桌子的福州家乡菜,与家人陪着我一起庆祝,让我可以在异国他乡过上一个圆满的生日。 原本我已经做好过个平淡生日的准备了,但父亲的精心准备,以及家人的鼎力支持,让我不禁热泪盈眶。我抑制住自己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狼吞虎咽地吃下了属于我独一份儿的锅边。与我印象中的锅边并无出入,一样的美味,就是那份属于家乡的味道。 我也算是满足了自己的生日愿望,与家人吃上了一顿正宗的家乡菜,重新体验一把纯正的家乡情怀。其实,有家人的地方,既有家,有家的地方,又何愁找不到属于家乡的情怀?这份独特的“家乡的味道”,我会永远珍藏在心中,细细品味,不仅是对家人的一份珍惜与感恩,更是对家乡土壤思念的那份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