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思乡》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陈怡璇 年龄:13(女) 指导老师:徐沛语 所在国:马来西亚 选送单位:宽柔中学至达成分校 《思乡》 福州呀福州,那给我带来欢乐的福州,我愿称它为“福气之州”,不为什么,就为我们是传说中“有福气的人”。生在福州,所有人的福气聚集起来,可不就是“福气之州”吗? 忆起故乡碧波粼粼的小溪,溪水清澈,儿时常到溪水前,瞧着里头的自己,假装惊讶地说:“呀!哪家的姑娘长得如此娇俏”,每每这时,母亲总会从一旁突然窜出来,笑骂着说我不知羞。她总在一旁默然地洗着衣服,当淳朴的风吹起她鬓角发白的发丝,暖洋洋的阳光洒下,溪水不知厌烦地拍打在她粗糙的手上,而我站在一旁,裙摆轻飘,纤细葱白的手指把几缕青丝勾至耳后,彼时岁月静好,如今却是时光已过。 每年三月,赶上阳光明媚的春天,便是福州百花齐放的季节。白的、红的、粉的桃花绽放,活脱脱的一座“桃花岛”。可不止这样,福州的花朵朵绚烂盛美,水仙的俏皮、茉莉的纯白、菊花的热情、杜鹃花的艳丽,各个争相斗艳,互不相让。娇媚的花儿还可以用来做各种糕点,如我最喜爱的桃花糕。蒸好的糕抹上香甜细腻的秘制桃花蜜,发出诱人的光泽,软糯的糕点配上甜而不腻的桃花蜜,一口下去,入口即化,简直甜到心里去。 要数节日,最令我期待的还是春节。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福州人称它为“做节”。正月初一,各家各户门上都会贴上春联,挂上红灯笼,待晚上灯笼亮起,街道上灯火通明,红彤彤一片,甚是喜庆。黎明之时,各家就会敞开大门,喜迎新年。福州人讲规矩,正月初一第一件事情、第一句话、第一个动作,都得讲究好彩头且不得扫地等,怕把财神扫出去。最重要的当然是年除夕的团圆饭。福州人喜甜,听祖父说,在老福州人心里,年夜饭需有一冷盘,二白灼,三热炒,四点心,五热汤。可现代人哪有那么讲究?但是还是有一些经典菜必须出现在团圆饭上––––年糕、血蚶蘸酱、炸糟鳗、荔枝肉、蟹炒白粿、八宝芋泥等一样都不能少!每每年夜饭,佳肴美馔,五味俱全,鼻尖索绕着饭菜的香气,不断诱惑着我,我不禁垂涎三尺。 福州的秋,悄悄地来,来得清净,不似夏天的热艳,春天的温婉,冬天的寒冰,它静悄悄的,当枫叶由绿转红,漫天的枫叶飘落,夹带着寒冷的微风拂过,你就知道,它来了。晚饭后缓慢地走到枫叶林,耳际流淌着大自然发出的轻响,火红的枫叶挂在树上摇摇欲坠,在这里迎接着夕阳,欣赏着晚霞。夜幕降临,一切黯淡下来,再沿着迂回的小路返回,踏进家门,扑面而来的暖气,脑海里回忆着枫叶的美,流连忘返。桂花糕也随着秋天匆匆赶来。散发着浓郁的桂花香气的桂花糕,米香、油香、隐隐还透着奶香,细细品尝才能揭露那藏在最深处,淡淡的桂花香。 天地久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对于故乡的思念,说不尽也道不完。只知再次回到故乡,发现故乡前树上的叶子依然翠绿,而我再也不是当年天真无邪的小孩。当孩童打闹着从我面前经过,问了那句:“你是来这里游玩的吗?”才恍然大悟,真是应了那一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