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读过苏轼的一篇阙词《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之所以能牢记这阙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反复读着这词,我总是想起深深藏在记忆中我深爱的福州,虽不比上海的繁华、或北京的绚丽,却总是在繁忙的世界中给我带来这种清淡的欢愉,在我心房里蔓延开来,久久难以散去。 我想起从前在福州每一个刚睡醒的清晨,总是被弥漫在巷弄间的鱼丸香唤醒沉睡的味蕾,紧接着就听到“铿铿锵锵”的敲锅声。这时候我总会将头探出窗外,一边欣赏这世间最平凡的美景,一边和徐来的清风讨论今天的早餐该吃些什么。福州赫赫有名的美食可不少,如肉燕、福州鱼丸、芋泥、光饼、鼎边糊、花生汤等等。有别于一般的美食,没有过多的油盐酱醋,反而更加注重于突出食物本身那种清淡的味道,虽为清淡,却唇颊留香,令人回味不已。偶而午间,也会寻三两好友一起到街上的茶室,安坐一隅,细品咖啡的醇香、茉莉花茶的清冽,惬意地说笑谈心,享受午后和煦的暖阳,清风吹过街道,带来阵阵凉意这是在福州独有的清欢。 “苍烟巷陌青榕老,白露园林紫蔗甜”,福州亦被称为“榕城”。福州植榕,古已成风,早在北宋时期太守张玉伯便倡导“编户植榕”,促成如今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自此,“榕树”成了福州特有的印记。那榕树,如巨伞遮挡着尘土,那翠绿,映入人们的眼里,也浸润人们的心灵。小时候最喜欢的便是在榕树的遮蔽下,听着涛涛江水声,看云卷云舒,看远处行人的自行车车圈反射的光,看阳光透过层层密叶洒下的一串串光晕。那时的我,习惯了遮天蔽日的榕树,习惯了波光粼粼的闽江,直到离开故乡,才发现这便是生活的清欢,这些组成生活常态的不是不美,而是往往美得不动声色。 想起福州,最让我为之动容的便是三坊七巷。踩着这青石板路,便犹如走进历史的隧道,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时光的韵味,是那么的辉煌,又透露着沧桑。青石铺路,粉墙黛瓦,雕窗镂栏,潦草相掩,在这静谧的坊巷里,我仿佛看到冰心的小橘灯依旧亮着,散发着柔和的橘光;看到林则徐傲然地面对着熊熊燃烧的鸦片,散发着凛然正气;看到林觉民为国为民愤然起义,置生死于度外;还有林徽因,沈葆桢,庐影……正如清代周衍说言:“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福州的却孕育了一代代的才人豪杰。每每漫步坊巷间,昔日历史犹如跑马灯在我眼前一遍遍回放,让我不禁感叹这篇土地所经历的一切,也感叹于福州人的坚毅。若在细雨蒙蒙时,打上一把油纸伞,穿梭坊巷间,竹屋木阁,青石雨巷,檀香伞柄,更觉清淡致雅,这是我心中最为向往的美景,不仅清淡,更为欢喜。 我热衷于登山,可以抛却所有的世事愁烦,专注的倾全身心于欣赏古老神秘的山谷树林,瀑溪纵横的高山峻岭,跟随古人的脚步走入深山之中,体验这青山绿水给予我的清欢。福州名山遍布,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鼓山。每登鼓山,我总喜欢走那人烟稀少的青石板古道,最为宁静,一路有诸多古人留下的石刻字。鼓山山姿巍峨,风景旖旎,林壑幽美,古迹甚多,有闽刹之冠涌泉寺、十八景区、白云洞等景点。其中最佳景观要数山间历史悠久的古刹涌泉寺,苍松翠柏掩映,层峦叠障环抱,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妙。在鼓山,我还观赏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梅花盛放,那景色可谓人间仙境。犹记得那天,梅里的梅花盛开整座山坡,粉色的梅花点缀了这青山绿水,寒冷的空气中弥漫沁人心脾的香气,果真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鼓山的更美藏在它的一草一树里,每一个树叶都在向你诠释生命的力量。到鼓山上,去静听林海松涛、晨钟暮鼓,去俯瞰整座城市,便能发现内心久违的宁静,淡雅的欢欣。 在家乡时,难以发现故乡有多美,后来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不得不离乡背井,才发现到对福州的一草一木都浸着情。原来是因为身在其中,才使得美便成了自然。那一碗软糯热乎花生汤、那一盏清新沁人的茉莉花茶、那遮阳蔽日的榕树、还有那闽江、那山、那水……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记忆当中。我期盼着有一天有可以重归福州的怀抱,再一次领略福州的美,再一次体会何为人生有味是清欢。 专家点评:秀贤同学在文中将福州的美好娓娓道来,展现了福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文化古城的恬静,福之韵味被很好地勾勒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