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举头望“福清”,低头赞“倪埔”》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TONY WANG 年龄:9岁(男) 所在国/地区:阿根廷 指导老师:薛燕琴 选送单位:福清市瑞亭小学 《举头望“福清”,低头赞“倪埔”》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伟大诗人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家喻户晓,只要一读,每个中国人都会想起自己内心深处的根——美丽的家乡。 我出生于阿根廷,我的爸爸妈妈是中国福建福清人。我4岁回到家乡,陌生的人,陌生的景,让我对家乡多么陌生,那是我经常哭闹着要回到阿根廷。而现在,短短5年多时间,就让我深深喜欢上我的家乡——福清。 爷爷说,一千多年前,闽王王廷钧称帝,根据“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一语中“永福”、“清源”各取一字,命名为福清并沿用至今。原来我家乡的名字还挺有意义,福清似乎没那么陌生了。 我们居住在福清的东部,那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地方。那里有福清市文化名——瑞岩山;还有福清市文化名片——瑞云塔;更流淌着福清母亲河——龙江,而我美丽的乡村——倪埔村就坐落在这美丽的山水画中。 我赞福清的山——瑞岩山。山中有很多怪岩奇洞,有大洞天、桃花洞等36洞天72景观。山上还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山上有一座有名的瑞岩寺,是北宋时建的,已经有九百多年历史啦!最有特色的是瑞岩弥勒佛像,爷爷告诉我,它是用一整块天然巨岩雕成,是我国东南最大的石雕佛像,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呢。每隔一段时间,我都缠着爷爷带我去玩一玩,每次都让我流连忘返。 我赞福清的塔——瑞云塔。它就立在龙江北岸,是福清一道亮丽的风景。爷爷说,这塔是叶向高宰相的儿子等人一起募捐建设,足足建了10年。现在是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每次经过这里,我都要昂起头,大大得赞叹道:“哇!好高啊!” 我赞福清的母亲河——龙江。在龙江的沿岸,有条长2100米的步行道,古香古色的红地砖,道旁青的草,红的花,蓝的杆,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彩色的项链,装扮着美丽的福清。村里的人们早上晚上都愿意到这里散散步,赏赏景,聊聊天,好不惬意。 最后我要赞我的乡村——倪埔村,就在瑞云塔的一侧,村口就流淌着美丽的龙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身为倪埔人的我倍感骄傲。 福清很多村都是以姓氏命名,我的乡村里最早只有倪氏一族,所以叫倪埔村。爷爷骄傲地告诉我,倪氏一族扎根在此已有六百余年,发展到现在,人口不断增加,还有周、陈、吴、王等姓。爷爷小的时候,无论去多远的地方,都是用步行,没有交通工具。村子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到处是泥坑,一不小心就好滑个“四脚朝天”。从2012年开始,全村基本达到百分百的水泥路,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水泥路。村路四通八达,每个路口都有路标,衔接着瑞云塔、环城路和大真线等重要路段。村两委都安排了垃圾车,每天早晚两次沿着村路各家各户走一圈,村里真是干净又美丽。爷爷那一代的房子呢,全都是小平屋,土房或是石屋子,要是下雨,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而现在,村里几乎是一座座别墅拔地而起,好不壮观。 全村最热闹的地方,是由污水池改建的喷泉鱼池广场。又圆又大的水池里养着很多可爱的小鱼,有红的、白的、红白相间的……一条条鱼儿摆动着小尾巴向你游过来,好像要跟你问声好。假如你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试图抓住它。这些“小家伙”呀,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不见了,就像跟你玩起了捉迷藏,定会让你噗呲一笑。水池的中间,有两层花莲一样的喷泉,无数的小喷泉小伞状四散喷洒,美丽极了,真想伸手接接,是否能喷到我的手上,要是能,那多有趣。 喷泉的一旁是倪氏祠堂,到了傍晚,这里就是老年村民活动的地方,热闹得很。在往前一点,有棵茂盛的大榕树,就像一把巨大的绿色凉棚,立在那儿为人们遮风挡雨。这棵大榕树可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原来这棵大榕树是我曾祖父亲手种下的。每次经过它,爷爷都要说一遍:“宝贝,这棵树是你曾祖父亲手种下的,它是我们家的骄傲啊!”每每爷爷讲起这棵树,脸上总是漾着无比的开心和自豪。早上,村民们相应国家临时“摆摊”政策,会在大榕树旁赶集,在规定的临时摆摊点,摆上自家种的四季青菜、自己洗的地瓜粉等。如果你这时候来,就可以吃到又香又营养的花生了,上面还冒着热气,村民们一大早刚煮熟的,远远的,就闻到了花生的香味,忍不住流口水了吧。傍晚,村民们就聚在大榕树下下象棋,旁边围着很多看。偶尔有围观者心急口快:“出车!出车!”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向他投以“批评”的眼神,那人便马上摆手:“哦,忘了,观棋不语真君子!”大家会心一笑,继续静静地下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福清的瑞岩山,等你来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福清的瑞云塔,等你来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福清的江,等你来游;“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福清的倪埔村,等你来观,还有勤劳热情福清的人儿,等你来做客!等着你一起——举头望“福清”,低头赞“倪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