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家乡的味道》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王彦甯 年龄:9岁(女) 所在国/地区:中国香港 指导老师:陈宝钦 选送单位/社团:福清市实验小学 创作缘由:家乡的味道就是我印象中的福清。 《家乡的味道》 我出生于中国香港,但从小就在福清长大,福清就是我的家乡。福清这座城市,依山临海,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如果要问我福清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家乡的味道——福清特色美食。” 福清特色美食有传统的风味小吃,如:福清光饼、紫菜海蛎饼、鱼丸、番薯丸等;还有远近闻名的福清特产,如:一都枇杷、渔溪龙眼、福清起家粿等。一道道美食组成了专属于福清的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 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味家乡的味道,那就是我从小到大最爱的福清美食——“光饼”。据说光饼的由来还有一段特殊的历史呢。相传在明嘉靖四十二年,有一位大将军名叫戚继光,他率领将士来到福清平定入侵的倭寇。将士们深入山林抗击倭寇,经常忍饥挨饿。于是,聪明的福清人便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制作出来可以方便挟带的芝麻烤饼送给将士们。最终,戚继光带领的戚家军顺利平定了倭寇。福清人为了纪念戚继光,便把这种烤饼称之为“光饼”。这便是光饼的历史由来。现在的福清人经常打趣地称福清光饼为“福清汉堡”。因为懂得分享美食的福清人,还喜欢在光饼里夹进紫菜、肉等食材作为内馅,制成紫菜饼、光饼夹等各种风味小吃。 别看一个小小的光饼,但是作为福清特色名片之一,它在每一道制作工序上都有着极为严格的工艺要求。首先,烤制光饼的炉子必须外裹黄泥的深口大缸,用成捆的松枝在缸里点起大火把缸壁烧热;接着,制作光饼的手艺人将做好的饼胚,由两人配合,徒手将饼胚伸入缸里,贴在缸壁上。这一步尤为重要,要讲究快、准、狠,因为只要速度慢点,手就会被烧热的缸壁烫伤;最后,再用炭火慢慢把光饼烤熟。十几分钟后,有着芝麻香味的金黄酥脆的光饼就做好了。 在福清的大街小巷常常会见到小摊贩们挑着扁担沿街叫卖热乎乎的光饼。光饼也成为福清一些传统的节日里必不可少的美食。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买我最爱吃的光饼。光饼的外皮有酥脆的芝麻,里面却是软糯的饼芯,常常馋得我口水直流。有一次,我抱着妈妈给我买的光饼狼吞虎咽地啃着,正当我细细品尝着光饼的美味时,突然听到“咯噔”一声,原来是我的牙齿掉了。我赶紧喊妈妈来看,妈妈笑着对我说:“吃个光饼还能帮你换牙,这样也挺好的呀,你就不用害怕要去牙科诊所拔牙了。”我心里暗自欢喜,这样吃着美食换牙的方式真是幸福呀。 这就是我念念不忘的家乡的味道,也是印在我脑海里,刻在我心里的家乡的印象,是一想起来就能勾起我童年美好回忆的印象。我热爱家乡的美食,也热爱我的家乡——美丽的福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