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印象福州-福州精神,我的情》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张善源 年龄:17岁(男)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张光维 选送单位/社团:马来西亚诗巫公教中学 《印象福州-福州精神,我的情》 你是那5000条河水交错的浩浩江海, 你是那5000坐山丘交替成的巍峨山川, 你是那5000朵云儿交际成的无际蓝天。就是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你—“福州”。你的文化博大精深,你的历史甚至媲美中华文化。即使世间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消散,你仍然不断地谱写着历史的宣章。烙印在我心中的,那一篇篇的宣章。这,是视觉的盛宴?还是味觉的享宴?或是回忆的爱恋? 一句“喂里宋羊三勒里漏”(注:我的孙子出生咯!)注定了我是一位第四代福州人。唉,福州?虽说根据维基百科福州隶属于福建,可爷爷墓碑上所刻的字“福州”和家谱上所写的“福州张氏家谱”才是奠定我身上所流淌的“福州”之血。 “诗巫”,位于拥有马来西亚最长江河之称的拉让江的岸边,是我出生,我居住,我成长,我爱的地方。更是砂拉越的第三大城市。可,在这城市的繁华背后,却有这么一个,十个,百个,甚至几万人的牺牲。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寻找垦殖之地,胼手砥足在马来西亚砂拉越我热爱的诗巫拥有了“新福州”之名的他——黄乃裳。而让他能够这么坚持将这“新福州”扬名的原因莫过于那份福州精神了。就是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福州精神,让他即使牺牲自己也要将这“新福州”给打理好。让这默默无名的小省能够成为现今在砂拉越州排名前3的“诗巫”。而这么一个精神也随着“小福州”的发展流传至今。也流入了我的心中。 “鼎边糊”在人们面前可能只是一碗汤清不糊,润滑爽口的食物。可对我来说一碗在人们眼里普通不过的“鼎边糊”却是让这福州精神流入我心中。并守候,并坚持,并向往这份福州精神的它。 老一辈的爷爷以卖鼎边糊为生。卖?与其说是卖,还不如说是半买半送呢!因为,每当爷爷看到路过的贫困人家总是会不忍心地上前施舍一大碗。甚至在物价上涨的“风暴”来临时也坚守着自己那一碗鼎边糊三令吉的新年。甚至面对奶奶爸爸的劝说时,也仍然否定涨价。 小时候,我也一直好奇为什么爷爷卖这么便宜,也曾几次加入“劝爷爷卖贵一点“的劝说小队当中。爷爷则向我分享了一则故事。他说,一位被称“开眼世界第一人”的他。领导了震动世界,彪炳史册的“虎门销烟”,掀开了近现代炎黄子孙反抗殖民侵略波澜壮阔的第一页,树立了国际禁毒史上的第一块丰碑的他。就是秉持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给,无欲则刚”为信念的他—就是身为福州人的他“林则徐”。爷爷每次说完也总会说今天如果自己连“溪流”都无法容纳的话还可以称自己为福州人吗?懵懂的我每次听完也只能不懂装懂的点头了。 到了去年,我明白,我终于明白了这份福州精神的含义。爷爷因为“病魔”来袭,安详的离开了世界。那苍白的,微笑的脸庞,瘦小的身躯离开了。前来送他离去的,除了亲朋戚友,更多的是为了答谢他曾经一碗“鼎边糊之恩”的人们。即使身上穿的残破不堪,也仍然把华丽的衣裳赠送给爷爷当陪葬品的人们。这就是我明白,我终于明白的福州精神。 放眼望世界,福州的子子孙孙们也依旧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坚守着我们的福州精神。在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面前,身为福州人的我们选择了后者的先天本性,前者的后天能力。在面对生死一线牵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前,福州人丝毫不退缩。一首“你的身影,就是天使的摸样”述说了着一群福州一声踏上了着无形战争种奋战的旅途。他们跟我们都一样,拥有家人,拥有人生。唯一不一样的是这些人用有了福州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福州精神。而这次,我相信是受到爷爷的影响。我们一家也将自己的口罩捐献给了这些白衣天使们。我不知道这场无形之战会延续多久,但我相信当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么一个福州精神的话,这战争我们必定会取得胜利。 若有缘,我想在福州留下我的脚印。想在福州的临水宫倾听陈靖姑英勇护国的故事。想在福州的三坊七巷沏一口茶,吃一口让我念念不忘的鼎边糊。想在福州大姆山的山峰大声地说:“糊就晶性,我晶苏卡女,女得后”(注:福州精神我很喜欢你,你最棒。) 福州精神,你就是那广豪的天空,包容着世间的一切;你是那一块浩浩的雪原,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你是那一丝温暖的晨光,照亮了我前程的追求。福州精神“喂爱女”。(注:我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