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海外华裔中小学生“印象·福州”书画、征文大赛筹备研讨会召开

    2017-03-17 12:02: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柳丹

研讨会现场。
东南网3月17日讯(本网记者 柳丹)3月16日,第二届海外华裔中小学生“印象·福州”书画、征文大赛启动研讨会在福州召开,福州市外侨办领导和部分县(市)外侨办领导、海外社团代表、专家评审老师及媒体代表等各界人士针对如何做好第二届大赛展开研讨。
福州市外侨办副主任张素燕、国外处处长陈发俤,闽清县外侨办主任方文标,连江县外侨办主任刘伯述,福清县外侨办副主任张秀霞,长乐市外侨办科员李胤辉,美国福建联合总会驻闽办事处主任庄淑好,福州市马尾实验小学书记林廷晞,美国纽约画院院长张立君,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郭晓莹,福州晚报海外版编辑部主任刘颖,东南网海外部主任王艳玲等参加研讨会。   
会议由张素燕主持,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首届“印象·福州”书画、征文大赛情况:首届“印象•福州”书画、征文大赛整个活动历时一年,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及地区的海内外华裔青少年参加,寄来了865篇参赛作品。他们学习、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用精美的书画和感人的文章,展现“有福之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一起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文化、闽都文化,大赛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张素燕表示,参赛的海外华裔学生及港澳青少年用笔墨将他们对家乡福州的喜爱之情漂洋过海传回祖国,该项活动增强了他们对祖(籍)国的认同感,在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分享了炽热的乡情、亲情、友情,该项活动得到了省、市政府的表扬及海(境)外华侨华人的称赞。同时,首届大赛也存在着参赛作品涉及面不够广泛、参赛作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希望这些问题第二届大赛能得到解决。   
方文标建议第二届大赛采取更多样化的形式,参赛学生不仅仅展现福州的历史和现代文化,也可以想象未来的福州面貌。他表示,闽清县在东南亚的华侨居多,尤其是马来西亚,今年闽清县将会组织一批学生赴马来西亚参加夏令营,届时将会培训学生创作参赛作品。
根据上一届的投稿情况,刘伯述表示,参赛作品内容大多局限在福州市区,福州各县区有很多乡亲在外打拼,辅导老师培训学生时可以应体现“大福州”的概念。
张秀霞表示,福清在东南亚、南非的新侨居多,他们的中文水平较高,可以多发动当地侨社组织学生参加大赛。今年5月新加坡闽籍侨团会组织华裔学生来福清参加夏令营,与福清实验小学的学生结对子,届时我们也会组织专门的书画、征文、摄影课程对学生的进行培训。   
庄淑好认为海外侨社较分散,开展难度较大,最好派专人对接和跟踪。各个县、区的侨办也可以组织较活跃的侨社,以点带面发动其他侨团一起参加。   
作为首届“印象·福州”书画、征文大赛的评审专家,林廷晞认为在培训参赛学生创作作品时,应引导他们多讲故事,比如他们对童年的回忆,对福州的畅想,展现出他们心中的福州。在参赛作品上,还可以添加微电影、摄影、福州话评比等更为丰富的内容。
“上一届参赛作品中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融入了西方艺术的创作形式。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孩子们的作品做到了中西合璧。”张立君认为,青少年正值成长期,举办这样的大赛唤起了他们对家乡的回忆,老师在辅导学生创作时应适当引导,让孩子们抒发更多的内心情感。
郭晓莹认为,针对没回过福州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描述身边的福州长辈们的生活方式,例如是怎样过有福州风俗的节日。福建乡亲之所以能够遍布世界各地,离不开我们的爱拼精神,这值得华侨二、三代继续传承和学习。对于回来福州参加“寻根夏令营”的学生,可以在夏令营的课程上增加相对应的文化课程,请专业老师为营员们上课,使其了解福州历史、人文、习俗等知识。
刘颖表示,《福州晚报》海外版将加大对第二届“印象·福州”书画、征文大赛的宣传度,联合海外报纸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同时运用新媒体对大赛进行广泛传播。“我们有信心把大赛办的更好,吸引越来越多的华裔新生代更好地认识福州。”  
作为首届“印象·福州”书画、征文大赛承办方代表,王艳玲对大赛的组织形式提出了创新设想,认为第二届应设立区域赛区,根据各地的文化特色来进行区域评选。同时,希望内容上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有特色,宣传方面也要多终端、多平台发布。她建议宣传上可采用访谈、直播、短视频、H5产品等方式,突出移动端和社交媒体的优势。 
会议结束后组建了第二届大赛微信工作交流群,以便随时沟通交流大赛情况。
研讨会现场。
福州市外侨办副主任张素燕主持并发言。
闽清县外侨办主任方文标发言。
连江县外侨办主任刘伯述发言。
福清县外侨办副主任张秀霞发言。
长乐市外侨办科员李胤辉发言。
美国福建联合总会驻闽办事处主任庄淑好发言。
美国纽约画院院长张立君发言。
福州市马尾实验小学书记林廷晞发言。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郭晓莹发言。
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思仁发言。
福州晚报海外版编辑部主任刘颖发言。

东南网海外部主任王艳玲发言。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