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金融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共通“语言”
“一带一路”沿线至少包括四种文明,近百个国家和上百种语言,由于每个国家所处的环境、自然条件、宗教、语言、民族和政治制度不大一样,对外来信息的接受习惯也不尽相同,中国需要考虑沿线国家民众最基本的认知逻辑,选择好一种各国民众基本都能懂的语言,以此增强对中国的认知,以及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尤其是,2016年以来环球股市、汇市到大宗商品震荡一浪接一浪。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不但冲击了不少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经济,国际上不少国家也开始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质疑:若未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会否影响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进程?
对此,中国更需要、更迫切用一种国际上都能听懂的语言,来消除各界对“一带一路”的疑惑。
我认为,财经(财政、金融和经济)语言应该是国际社会大多可以听懂的语言,“一带一路”未来的建设中需要更多使用财经语言和国际沟通、交流。当中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更多使用财经语言可产生“通感”
国际金融体系逐步一体化,各国金融系统愈趋深层次联结,金融渐渐成为一种国际共同“语言”,各国民众对股市、外汇市场、债券市场、重金属价格等共同的体验,已产生了广泛“通感”,面对金融市场的表现,语言、风俗、民族、国籍都不再是障碍。因此,中国如更多使用国际通用的金融“语言”,来宣传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可增加这一倡议对沿线各国民众和机构的吸引力。
具体而言,中国应当更多使用金融语言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沟通,让沿线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作为地区性的经济、金融大国,在区域经济稳定中的重要角色。在此基础上,中国可联合沿线国家搭建区域性的金融合作网络,并尝试将已在沪港通中实现的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样不但沿线国家的政府和企业能感受到合作带来的益处,连各国的普通民众也可以分享中国经济繁荣以及“一带一路”带来的崭新投资机遇。
其二,更多使用财经语言可增强各国对“一带一路”的信心
不少研究报告显示,由于世界经济的下行趋势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扩大,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停滞于2%左右,加上随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未来几年GDP6.5%至7%的增速可能会成为新常态。这不但令各国对中国经济前景忧心忡忡,忧虑中国未来难以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担心随中国经济增速下调,外汇储备减少,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将会减慢。
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包括各驻外使馆、传媒机构,应该更多使用财经语言,用国际社会易以理解的方式,及拿出有理有据,深具说服力的解释,以令各国知道,即使在2015年中国经济遭受国际各种因素冲击,中国仍以占全球约14%的GDP总量创造了占全球约25%的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作出超额贡献,未来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动力的转换,以及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未来必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的增长动力。
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使用更多财经语言,更多以财经视角对外传播,以令国际社会了解和适应,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新常态,同时能够进一步掌握我国经济变化,相信中国经济的增速既是经济规律,也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以此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信中国经济增速虽放缓,但仍有实力、仍有能力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够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
因此,只有增加财经语言,中国政府、各驻外使节和媒体机构,在涉外交流、对外传播中更多使用财经语言,才有可能打好国际信心站,释开各国对中国经济、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惑,助推“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