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留学生的乡愁”导演及拍摄团队部分成员。(记者 郑晓东 摄)
厦门日报讯 (记者 程午鹏)从今天开始,一群留学生将和厦门网的视频团队合作,深入厦门的老街,拍摄一部纪录片,通过厦门“古早”味的传统小吃,寄托乡愁。昨日,该纪录片团队的导演——17岁的厦门籍留学生吴东骏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拍摄初衷和计划。
【初衷】
异国求学思乡情切
担心“古早”味消失
吴东骏在厦门出生,今年17岁,2014年到美国纽约留学,他还是一名自由摄影师、福建省摄协会员,也是福建摄影杂志驻北美的记者。
“出国两年了,越发怀恋这一方土地。有一些家乡味,它们一直散落在厦门的各个角落,我们‘90后’、‘00后’还有机会能品尝到。”吴东骏说,但是,这些家乡味正在慢慢消失,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继承这一门手艺,只剩下老一辈们坚守传统,烹调家乡味。
“或许等我学成归来,它们便不复存在了,我们至少能为它们保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吧。”吴东骏说,他想拍摄一部纪录片,记录厦门传统小吃,永久留下这些令人思念的“古早”味,缓解海外学子的乡愁。
【计划】
15人团队拍摄10天
分4集记录传统小吃
吴东骏很快把想法付诸实践,他也得到了同学和朋友的支持,在很短时间内,他组建了拍摄团队。这个15人的团队大多数是出国留学的学生,年龄最大的不过20多岁,分为文字、视频、外联等多个组别。
按照吴东骏的计划,他们将用10天的时间,借鉴《舌尖上的中国》的方式,拍摄4集纪录片。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吴东骏想以一个出国留学生的视角,从一种小吃、一家店、一个街区出发,用厦门小吃制作过程和制作人传承的方式,来简述厦门的乡愁。
吴东骏仍在美国上高中,这次回国是利用美国的圣诞假期,10天拍摄结束后,他将回到美国继续学业,再逐渐完成这部纪录片的后期制作,最快明年3月份可以制作完成。
【支持】
摄影师提供艺术指导
将请文史专家担任顾问
吴东骏的这部“留学生的乡愁”的纪录片,已得到一家科技公司和一家酒店的赞助,福建省、厦门市的相关摄影协会提供艺术指导,厦门网也参与其中。
昨日,吴东骏和他的团队在厦门日报社进行座谈,相关专业人士对这部纪录片寄予了厚望,大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给予了建议,希望能将这部纪录片拍成精品。
据了解,吴东骏的这部纪录片还将邀请文史专家担任顾问,将对厦门传统小吃进行甄别,保证拍摄的厦门小吃具有传统性,能够勾起人们对家乡味的回忆。
【链接】
纪录片内容
该纪录片将借鉴《舌尖上的中国》的方式,拍摄4集纪录片,每集纪录片时长30到45分钟,内容包含鼓浪屿、厦港、鹭江、中华等四大老街区和其中的老店面,以及麻糍、芋包、韭菜盒等具有“古早”味的厦门传统小吃。
花生汤。
【征集】
欢迎读者提供
美食线索
亲爱的读者,是不是有一种厦门传统小吃,让您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以割舍,每次闻到都会勾起“乡愁”。欢迎您拨打本报热线968820,将这种厦门传统小吃的店面地址、制作方法、传承人等信息提供给“留学生的乡愁”纪录片作为拍摄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