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福州人与海上“丝绸之路”

    2015-12-15 11:50:12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夏芳

“第四届闽都文化论坛”1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周斌应邀参加论坛开幕式

【福州晚报讯】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更好地服务于福州加快建设福州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挖掘、弘扬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和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联办主题为“海外福州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第四届闽都文化论坛”。于2015年12月1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举办“第四届闽都文化论坛”,旨在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海外福州人敢于拼搏、爱国爱乡的精神,探访黄乃裳等华侨先驱开发南洋的艰苦创业历程,深入挖掘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加强与海外福州人的联系沟通,宣传福州,扩大闽都文化影响。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周斌文化參赞应邀参加论坛开幕式。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中转站。当年郑和就是沿着这条路线七下西洋的。1900年12月23日,福州先贤黄乃裳先生组织的第一批福州移民91人由福州乘“丰美”号船动身前往马来西亚,掀起了福州人移民开发马来西亚的热潮。以黄乃裳、郭鹤年先生为代表的马来西亚海外福州人,在海外谋生创业,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勇敢,积极参与侨居国和家乡的各项建设事业,为侨居国和家乡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体现了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勇于开拓的高贵品质和爱国爱乡、心系桑梓的高尚情怀。

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海外福州人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福州作为八闽首府,左海名城,史称闽都。闽都文化是指有史以来,生活在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的,在闽越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得以礼治文化真传,融汇了海外文化,具有领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开放和包容的鲜明特征的区域文化。闻名海内外的三坊七巷文化、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温泉文化等都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闽都文化作为植根于福州十邑沃土的文化形态,那浓浓的“乡愁”,是联系海外乡亲与家乡的桥梁和纽带。

本次论坛得到海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乡亲朋友的热心关注和积极响应。本次论坛共收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论文31篇(其中海外文章3篇),这些文章涉及中马人文交流、海外福州人的迁徙和再移民、海外福州人的创业精神、海外福州人对居住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福州移民对中华文化传播的贡献、海外福州人的民族大义和家乡情怀等方面,主题鲜明,题材丰富,新意迭出,精彩纷呈。

在论坛做主旨发言的有7篇:李一平教授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马人文交流》,通过人文交流的视角,梳理近年来中马两国的合作交往,探讨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下如何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赵麟斌教授的《略述福州华侨对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详尽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阐述了福州华人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占据的重要地位;陈琮渊讲师的《海外福州人的创业精神与社会资本:以诗巫及实兆远为中心的探讨》,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就诗巫及实兆远两地福州人社群之创业精神及社会资本为例,剖析海外福州社群的发展特点及精神内涵;林芳燕博士的《探讨砂拉越诗巫福州人再移民——以澳洲珀斯及塔斯马尼亚岛屿作为比较研究》,从新的角度,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研究了海外福州人的迁徙和再移民;卢美松馆长的《“丝路”赤子的家国情怀》,从恋乡爱国的古老传统说起,历数海外福州人激于民族大义办学办报,成为变革救亡的大众喉舌,充满抗敌御侮的民族正气,满怀对祖国文化与故土风俗的深厚感情,向住在国家或地区,热心从事文化传播工作,为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王付兵副教授的《福州沿海地区新移民问题初探》把研究的触角延伸到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新移民人数增长最多的群体之一的福州沿海地区新移民群体,阐述了福州沿海地区新移民对家乡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亦对移居国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王怡苹讲师的《海外福州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以“世界福州十邑文物馆”为例》,以福州为例,研究近代开埠与地域精英群体兴起的关系,阐述了海外福州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自2011年4月成立以来,先后在福州、北京、台北三地举办了三届“闽都文化论坛”,对推动闽都文化学术研究、交流,扩大闽都文化影响,展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闽都文化论坛”已经成为一个较有影响的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品牌。(详见第8版“聚焦第四届闽都文化论坛”)(王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